时间:2014-05-30 11:36:41
作者:世邦机器
划分本区下震旦统南沱组大塘段为海相沉积的主要依据:
(1)下震旦统大塘坡段内砂质页岩、炭质页岩、菱锰矿层分布面积大,达数万平方公里,层位非常稳定;
(2)下震旦统大塘坡段含锰岩系内,不仅有碎屑沉积岩,而且有化学沉积岩,如锰质岩,含锰白云岩,白云岩等,分布面积亦达数万平方公里,层位也较稳定;
(3)下震旦统大塘坡段内的菱锰矿具有锰高铁低(MⅡ:Fe为4―7)的特点,应属海相沉积的菱锰矿;
(4) 菱锰矿的伴生矿物中有海绿石,而海绿石是正常海的特征矿物;
(5)局部见有红藻,而红藻是正常海的窄盐度生物;
(6)菱锰矿中见有蓝藻,由于与蓝藻伴生的矿物有海绿石等,故其蓝藻不应是陆相沉积,而应是海相沉积。
福泉、瓮安、德江一线以西为扬子古陆,大塘坡段完全缺失。如遵义松林、六井、瓮安白岩地区下震旦统南沱组上冰碛层直接与板溪群清水江组呈假整合接触;开阳洋水地区小茅坡下震旦统南沱组上冰碛层直接与板溪群清水江组呈不整合接触;金沙岩孔以及大方地区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直接与板溪群呈假整合接触。所以本区早震旦世大塘坡期的海岸线应在福泉、瓮安、德江一线。
由于早震旦世大塘坡期的海岸线是福泉、瓮安、德江一线,那么此线东侧地区的贵州松桃锰矿区、四川秀山锰矿区及湖南民乐锰矿区划为滨海相是有依据的。据湖南冶金地质研究所资料,湖南早震旦世大塘坡期碳酸锰矿为富锰蓝藻礁体。锰矿生产线上要求比较严格,并且锰矿生产线上有着一套很精细的生产工艺流程。呈微圆球形的(原先认为是鲕状的)碳酸锰矿,系低等单细胞蓝藻化石。而兰藻保存形式有叠层石、层纹石、核形石及凝块石。前二者多产于潮上一潮间带,后二者多产于潮间一潮下带。另外,川湘黔边境锰矿四级远景区的东南侧,在相当于下震旦统大塘坡段含锰层位,见有红藻白云岩。而红藻多产于潮间一潮下带,水深较多不超过60米,为浅水区域产物。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松桃锰矿是滨海相沉积的产物。
-END-
广西上泥盆统榴江组、下石炭统大塘阶、下二叠统孤峰组和中三叠统百逢组的含锰岩系主要由碳酸盐岩,硅质岩、泥质岩以及碳酸锰矿层或含锰岩层组成。
其下伏的岩关阶岩相亦有由北而南碎屑由粗变细的趋向;铁路沿线以北地区为砂岩、泥岩夹泥灰岩,铁路沿线以南龙头至洛东一俳以硅质岩为主夹泥岩灰岩,含锰质。由此推测,本区沉积环境大致为北向南有一定坡度的滨海沉积环境。
松散的矿岩从单漏斗放出时,并不是采场内所有散体都投入运动,而只是漏口上一部分颗粒进入运动状态,将散体产生运动的范围连起来,其形状也近似于椭球体,称为松动椭球体。
含锰岩系为震旦系下统南沱组,上统陡山沱组及奥陶系中统。在下二叠统茅口组之硅质岩层中亦见有铁、锰结核存在。
矿体大部份分布于背斜南西翼,断续分布长达15公里,但旷体较奸的仅以靠近背斜北西倾伏端观音山一带连续长3公里,宽250―500米,为本区详细勘探地段,共余地段断纹分布的矿体作了地衷普查评价。
长阳古城锰矿区位于长阳复背斜区的东段轴部。长阳复背斜为区内构造主体,呈近东西向。区内发育一系列短轴状一梳状背向斜,轴向平行总构造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