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5-30 11:36:41
作者:世邦机器
锰矿物相的划分及分带特征
根据下雷、湖润锰旷床原生矿石的主要含锰矿物(锰方解石、钙菱锰矿.菱锰矿、硅酸锰矿物)的含量比将锰矿石划分为A.锰方解石矿相;B.钙菱锰矿相;C.菱锰矽;D.硅酸锰―菱锰旷相四个矿物相。锰矿石设备的种类很多,我们经常听到的有锰矿石加工设备和锰矿石粉碎设备。又结合特征矿物或成分(如赤铁矿,黄铁矿、炭质、硅质、泥质矿物等)与主矿物的含量和矿石变质程度等特征又细分为十二个小旷物相。
钙菱锰矿相(B相)主要分布在朴隆矿段,菱锰矿相(C相)主要分布在朴隆矿段之内伏、坡州矿段。而含赤铁矿硅酸锰―菱锰矿相(D2)也分布在矿带的西端巡屯矿段一带。恰与下雷矿区的西南翼的相同矿相(Dz相)位置相一致。由于朴隆以东没有工程控制,没有见到可能在钙菱锰矿相以东出现的锰方解石矿相。
综合下雷一湖润矿区锰碳酸盐矿物相自西向东的依次排列,而且菱锰矿相(C及D相)主要分布于下雷南翼。也表明了下雷南翼为锰质的主体沉积中心。众所周知,物理化学环境的差异造成锰质溶解浓度的分带,是沉积矿层中锰矿物分带的主因。弱碱性环境是二价锰矿物析出的有利范围,pH二7.8是二价锰旷物大量沉淀的界线。钙对PH值也有严格要求,与锰一样在酸性介质中趋于溶解,pH值增大趋于沉淀,但钙的析出主要是在pH>7.8的“灰岩边界”之后。
-END-
拱形地压假说:拱形地压假说系1908年由M.M.普洛托基雅柯诺夫提出。拱形假说适用于不稳固岩体。它将岩体视为松散介质,以散体力学为理论根据,认为如无支护,则在上部覆岩的压力下,松散的岩石将从开采空间的两帮和顶部向下冒落,两帮塌落成斜面,顶部冒落成自然平衡拱。
道县后江桥铁锰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西构造带,南北向上古生界复式向斜(驷马桥向斜)西北边部。主要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于泥盆系上统余田桥组(D3s)底部白云岩中。
本矿床的碳酸锰矿,矿体呈层状,层位固定,矿床规模大,矿层平均厚度在2米以上,较厚达11米,较薄0―0.5米,夹层甚少。
锰矿层直接覆于含锰灰岩之上,呈似层状,透镜状,向顶底板含锰量逐渐降低。局邢含铁高,肖家1ZK971一ZKl001孔间,锰矿相变成褐铁矿―赤铁矿层。
当采用箕斗提升时,固定式矿车用翻车机卸载。产量较小时,可用电机车推顶锰矿石列车进翻车机卸载,卸载后立即拉走,亦即采用经原进车线返回的折返式车场,在阶段产量较大并用多台电机车运输时,翻车机前可设置推车机或采用自溜坡。
震旦系下统南沱组冰碛层:层位固定,厚度变化大,-灰黑色,成分复杂,五层理,砾石成分有板岩,硅质岩,花岗岩等,砾石大小与浑圆度不一。在矿区内厚度在5―50米间。